《红楼梦》与审计

  《红楼梦》是我国封建社会晚期出现的伟大的文学作品,曹雪芹用小说的体裁,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,采用现实主义的写作方法,描写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以及各阶层人士的生活。笔者对于《红楼梦》这部作品了解得不多,只是在收集清代审计史料的过程中,通过阅读有关曹氏家族的档案史料,认为《红楼梦》及其作者曹雪芹,与当时的审计活动存在着一些联系,因此写成这篇短文,不妥之处欢迎指正。

      一、雍正年间开展的大规模的全国财政审计清查

  清代康熙后期,官吏贪污、国库空虚的情况非常严重。康熙帝未能对赃官明正法典,对亏空款项的追赔也很不得力,造成财经法纪松懈。雍正帝继承皇位后,他要想使国家强盛,就不能不把整顿财政、清查赋税放在特别重要的地位,因此在他登上皇帝宝座仅一个月,就下达了全面清查钱粮的命令,这是一项大规模的、历时数年之久的全国财政审计活动。

  雍正帝首先在中央朝廷设立了会考府,掌管全国的审计清查工作,他要求主持会考府事务的怡亲王允祥严格推行清查钱粮政策。雍正帝对允祥说:“你如果不能清查,我就另派大臣;若大臣再不能清查,我就亲自清查”。表明了他惩办贪官、清理亏空的决心。先前各部门动用财政资金,都是自行向皇帝直接报账,会考府成立后,各部门动用财政资金,必须先经过会考府审计无误,才能够向皇帝报账。

  对于地方上的钱粮亏空,雍正帝要求各省督抚严行审计清查。他认为:各地亏空钱粮,不是受上司勒索,就是自身侵渔,都是非法的。雍正帝规定了地方上清理钱粮的方针政策:凡是审计清查出的亏空款项,如果是被上司勒索或者因公挪用造成的,区别情况给予处分;如果亏空的款项属于贪污肥己,一经查实,即行正法。各省总督、巡抚在审计清查中倘若徇私容隐,一并从重治罪。

  这项全国上下开展的财政审计清查,历时长达数年之久。在这次审计清查中,曹雪芹的父辈江宁织造曹頫,因为亏空库银被查处,导致曹家从此破落,由富而贫。

      二、在财政审计清查中曹雪芹的家被抄

  说这个话题,先得交待一下曹雪芹的家世。曹雪芹的祖先是汉人,其高祖曹振彦隶籍于满洲正白旗包衣佐领,为皇室家奴,可以视为满人。曾祖曹玺是使曹家成为望族的创业人,康熙二年曹玺被任命为江宁织造郎中,这是正五品官,专为皇家办理织造用品和其他生活用品,官位不高,却是皇帝派出的亲信。康熙帝赏赐曹玺正一品衔,荣誉非凡。曹玺病故后,其子曹寅继承父业,被任命为江宁织造。康熙帝六次南巡,曹寅赶上了四次接驾,把康熙帝供奉在他的织造署内。曹寅死后,其子曹顒继承了江宁织造的差使。康熙帝对曹顒颇为赏识,可惜他在康熙五十四年(1715)死了,康熙帝怜悯曹寅两世孤孀无人奉养,下令把曹荃的儿子曹頫过继给曹寅之妻子氏为子,并担任江宁织造的职务。

  曹雪芹是曹顒的儿子,他于康熙五十四年(亦即曹顒去世的那一年)出生在江宁织造署。曹雪芹与曹頫是父子辈关系。

  曹頫在康熙五十四年(1715)当上了江宁织造,数年之后,康熙帝去世,雍正帝继承王位。雍正帝于雍正元年(1723)下令全国上下清理钱粮,这项财政审计清查持久地开展起来。不久就查出了江宁织造曹頫亏空库银,曹頫于雍正元年年末,给户部打报告,请求用三年时间将亏欠库银补上,这一请求经雍正帝御批得到准许。雍正二年正月七日,曹頫上奏谢恩,表示要以“清补钱粮为重,其余家口妻孥,虽至饥寒迫切,奴才一切置之度外,在所不顾。凡有省得一分,即补一分亏欠,务期于三年之内,清补全完”。

  雍正二年(1724)十月,雍正帝又派两江总督查弼纳等人,再次对江宁织造曹·亏空库银一案进行审计,要求“清理具题”。两江总督的全称是:“总督江南江西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操江·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”,这些官衔中,兼理粮饷、兼都察院右都御史两个职务是有审计职责的。两江总督查弼纳等人,对曹頫亏空库银二次审计的结果,限于史料未祥不得而知,但有一点可以肯定,那就是“款项亏空甚多”。此后,曹頫并未尽全力赔补库银,雍正帝也一再宽展赔补期限,并没有严厉制裁。到了雍正五年(1727),曹頫在亏空库银尚未赔补完的情况下,又一次在经济上违法犯罪。江宁织造曹頫解运江宁、苏州、杭州三织造处所办绸缎进京,行至山东省长清县等处驿站时,于规定的费用开支标准外,“多索夫马、程仪、骡价等项银两”。山东巡抚塞楞额将这一违法行为报告给了朝廷,雍正帝下令审讯曹頫,结果曹頫勒索驿站钱财确有其事,而且又究出曹頫非但没有尽心赔补亏空,“反而将家中财物暗移他处,企图隐蔽”。这样一来,新账老账就一起算了:先是在财政审计清查中被查出亏空库银;继而隐匿转移家产,应付赔补亏空,不老实接受处理;随后又有新的经济犯罪——勒索驿站钱财。数罪并罚,雍正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,雍正帝传旨查抄曹家,没收所有财产。后来,将曹家在京城崇文门外蒜市口的十七间半房产发还,曹家举家从江宁(今南京市)迁至京城。这时候的曹雪芹大约十三四岁。

  曹家被抄,是曹頫的经济违法所致,祸由自取。同时也反映出雍正帝执政时期,加强了对财政收支的审计监督,严厉地整顿了经济秩序。

      三、曹雪芹及其著作《红楼梦》与审计的联系

  当曹頫在雍正时期的财政审计清查中被查处,以及因此被抄家时,曹雪芹已是一个懂事的少年人了。家产被抄之后,赫赫扬扬的曹家从此败落,如大厦将倾,昏灯将尽,日趋贫穷凄凉。正是雍正年间这次持久的财政审计清查,导致曹雪芹从锦衣纨绔的贵族生活,一下子跌入到紧衣缩食贫寒清苦的平民生活之中。沧海桑田般的变故,使曹雪芹体验了人生百味,感受了世态炎凉,丰富了阅历,为创作《红楼梦》积累了素材。换个角度说,如果没有这次严厉的审计清查,曹家就不会被抄,曹雪芹就可能终生过着贵族的生活,缺少了曲折的阅历和对社会的深刻认识,也就难以创作出传世之作。

  《红楼梦》的创作,是以曹家的真实经历和遭遇为素材基础的。曹雪芹在开篇楔子说他的书“将真事隐去”,又说“不干涉时世”。我们看《红楼梦》的故事,感到与作者的家世有一些吻合。作者写这一部分家事是要说明以下问题:

  第一,作者要反映雍正朝的“抄家风”。曹雪芹写甄士隐的败落,是要反映曹家被祸的。《红楼梦》第一回写葫芦庙失火,殃及邻里甄士隐家,“于是接二连三,牵五挂四,将一条街烧得如火焰山一般”。这里暗示雍正帝抄了许多官员的家——在雍正时期开展的财政审计清查中,凡查出官员贪赃,雍正帝为了使他们退出赃银,保证归还国库,主要是采取抄家籍没的手段,象曹頫这样被抄家的官员有很多。因此当时社会上曾流传雍正帝“好抄人之家产”的说法,甚至人们打牌,把成牌称作“抄家湖”。这固然表现了一部分人对雍正帝抄家的不满,反之也表明用抄家的手段对付赃官是行之有效的。

  第二,《红楼梦》的作者认为曹家遭殃,是雍正帝代替康熙帝的缘故。《红楼梦》有这样的社会意义:即不同的皇帝对政事处理也不同。雍正帝上台,改变了其父康熙帝的宽仁政策,实行严厉政策,主要体现在深入、持久地开展财政审计清查,对查出的问题严厉处理。雍正帝开展财政审计清查,与曹家被抄有着因果关系。曹家被抄在《红楼梦》中也有描述,如该书第十三回秦可卿托梦给王熙凤说:“趁今日富贵,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、房舍、地亩……便是有了罪,凡物可入官,这祭祀产业连官也不入的。便败落下来,子孙回家读书务农,也有个退步”。这自是曹雪芹的亲历之事,有感之笔。以此观之,曹家在被抄之前,可能已准备了后路。这些描述,与雍正年间开展财政审计清查的大形势有着内在联系。(任德启